国内宠物托运

  长期以来,远洋集装箱海运市场呈现寡头垄断格局,市场集中度极高。前十大航运公司占据全球近80%的市场份额,它们通过组成2M、OA、THE三大联盟,自2017年起逐渐巩固了在欧地线、美线等㊣远洋航线上强大的市㊣场主导地位。然而,随着在经营战略✅上的差异愈发明显,联盟成员计划于2025年2月重新组㊣合,形成Gemini、OA和㊣Premier三大新联盟,而MSC选择独立经营。与之对应的是,联盟的市场竞㊣争力、战略目标等也将发生变化。在此背景下,本文主要对联盟重组前后的运力配置和服务水平进行介绍,然后进一步分析联盟变㊣动对未来运价的潜在影响。

  2M联盟自2017年✅成立后,双方经营战略差异逐渐变大,MSC㊣致力于海运业务,近两年不断扩充运力,目前已经成为全球运㊣力第一的公司,并且仍有80万TEU的在手订单;而MSK的扩张则更偏向✅于物流端,将自己定义为全球综合集装箱物流公司,主打端到端的供应链服务,新船投产则相对谨慎。2023年1月25日,2M联盟最终宣布双方将于2025年1月起终止联盟运营。2024年㊣1月17日,MSK与HPL宣布将合作开展“双子星(Gemi✅ni)”长期运营协作计划,HPL将于2025年1月31日退出THE联盟;2024年2月27日,OA联盟成员宣布将合作期限延长5年至2032年;2024年9月9日,ONE、HMM和YML(原THE联盟三大成员)将组建全新联盟——Premier联盟,并与MSC在亚欧往返航线上展开换舱合作。

  在新结构中,Premier联盟相对弱势,不断在寻找潜在的新合作伙伴。与此同时,MSC虽独自占据20%的运力,共有103艘15000+TEU的大船,但这仅能够覆盖约6个欧地线周频服㊣务,更不必说还有㊣北美、南美、中东等其他航线。因此,MSC在欧地线上选择与Premier联盟进行舱位互换合作,也在北美线上与以星(ZIM)达成这种形式的合作,这种合作形式较结成联盟的范围更窄,较少受到监管关注,也更容易建立或解除。此外,目前第12名的万海航运(WanHai)的总经理前不久表示公司已被邀请加入一个航运联盟,但并未透露具体㊣细节。

  由于欧㊣线货量多、航程长、港口条件好等因素,船舶大型化趋势非常明显,绕行好望角前欧线+TE㊣U,绕行后基本在15000+TEU。2M联盟成员MSC和MSK在15000+TEU船舶运力上具有绝对的优势,并且每周在欧线上安排的舱位量也总是位居前二,其次是OA联盟,最后是THE联盟。在美线M联盟、THE联盟、OA联盟,ZIM在美线上表现也很突出。

  分联盟来看,2M联盟每周运营5条航线,MSC、MSK分别提供29、45艘左右的船只;OA联盟每周运营6条航线,CMA、EMC、COSC㊣O、OOCL分别提供29、28、19、10艘左右的船舶;THE联盟每周运营3条航线,ONE、HMM、HPL分别提供19、17、15艘左右的船舶。

  此外,部分船司也在独立经营航线,而这类航线比较灵活,通常会根据行情自行调整船期、中途挂靠港口等,因此报价的灵活度也比较高。甚至对于特殊客户,还会提供包船、速运等高附加值服务,具有很强的竞争力。例如MSC的SWAN、BRITANNIA航线,日常的排班比较稳定,与联盟航线相差不大;而HPL✅的CGX航线、MSK的MSKExtraANEU航线排班不是特别固定,通常会根据运价和货量选择性运营,灵活性很强。

  分联盟来看,Gemini联盟计划运营4条航线,与众不同的是,该联盟正在探索枢纽-辐射网络(hub&spoke)模式,直挂服务很少,AE1、AE2、AE3、AE4的船舶在中国分别只挂靠上海和盐田、上海和宁波、上海和宁波、青岛和盐田,而其他港口(如厦门、天津新港等)均通过穿梭服务连接枢纽港运送货物。

  回顾历史,联盟重组对运价产生较大影响的事件是2016年韩进海运破产后的联盟重组,该公司是㊣韩国第一大船司,破产后旗下近150艘集装箱船舶被扣留在港口或被困在海上,导致市场供不应求,运价飙升。而后SM集团收购该公司事件才逐渐平息。然而,2025年的联盟重组与当时情况差异很大,此次仅仅是船司的拆分重组,运营模式仍然大体相同,可能对运价也无法产生很大的波动,潜在的影响或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。(一)欧线市场份额的转变

  前文提到过,当前欧线M、OA、THE联盟国内宠物托运,而市场份额决定了MSK和MSC的市场主导权。在日常报价当中,MSK通常采取线上放舱、低价揽货的策略,并且调价也较为智能,是依据订舱情况自动调整,所以在报价方面时常常起到引领市场的作用;MSC虽然也有线上订舱平台,但绝大部分舱位依然还是线下传统预定的方式,对于非业内人员讲,报价更不易✅获得。而OA联盟、THE联盟份额更低一些,线上报价通常跟跌跟涨。因此,我们日常对运价进行监测时,关注最多的是MSK✅的线上报价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在货量非常㊣淡的时候,MSK也会加大线下卖舱位的力度,导致出现线上㊣报价失灵的情况,例如近期MSK的线上与线下有所劈叉,MSK对week39、week40线美元/FEU,但线美元/FEU以下。

  此次联盟重组之后,从各联盟和船司发布的欧线服务计划来看,MSK在欧线的市场份额或将有所削弱,MSC则更高,但除此之外总体格局变动并不大,市场份额的前二名仍然是这两家。此外,MSC并未加入任何联盟,运力位列第一且在手订单很多,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航线和频次,价格调整也更灵活,甚至可以根据货主需求提供特定的航线服务,这可能进一步提高其优势。由于SCFIS指数是根据货量进行加㊣权平均计算,所以2025年我们首要关注的重心可能要向MSC有所偏移。MSC又以传统的线下报价为主,因此之后对线下报价的掌握程度需要更高。

  对于欧线的托运人来讲,除了OA联盟的长协客户之外,Gemini、PA和MSC的客户都需要去适应联盟的重组,尤其是Gemini成员MSK和HPL的长协客户。MSC与PA合作之后,总体运营模式变化并不大,仍然是注重直挂服务。而Gemini联盟的枢纽-辐射网络模式使用转运模式,直挂服务很少,存在客户接受度的挑战。

  Gemini联盟利用这一模式旨在达到提升船期可靠性到90%的目标,但从历史来看,船司90%的可靠性目标虽然达到过较难维持,2024年7月马士基的船期可靠性虽然处于领先地位,但仅仅在54.6%,而全行业的可㊣靠性为52.1%。

  在Gemini联盟的战略中,为了实现可靠性目标,将全新升级网络设计,利用强大的干线网㊣络,再加上穿梭航线辅助。从其发布的全新网络来看,大多数核心港口都有一个该联盟自有的码头,这可能会提高码头设施便利、提高船期可靠性。据Drewry资料,这些港口及其所有者分别是不来梅哈芬(马士基)、威廉港(赫伯罗特)、鹿特丹(马士基)、阿尔赫西拉斯(马士基)、丹吉尔地中海港(APM码头)、达米埃塔(赫伯罗特)、吉达(第三方)、塞得港✅东部(马士基)、杰贝阿里(第三方)、萨拉拉(马士基)、上海(马士基)、釜山(第三方)、新加坡(第三方)、丹戎帕拉帕斯港(马士基)、卡塔赫纳(第三方)。

  然而,在海运物流领域海运航线图,枢纽港㊣的中转操作往往会增加运输成本,并可能带来延误的风险。对于客户而言,他们可能并不过分追求运输时间的微小缩短,而是更加关注整体的运输成本以及是否能够避免中转环节。因此,在该服务推出的初㊣期,可能会出现马士基和赫伯罗特的长协客户转向其他运营商的情况,从而导致即期市场竞争加剧。但长期来看,如果Gemini联盟能够实现其高船期表可靠性的目标并取得显著成效,这将极大地增强客户的忠诚度。

k8国际官网相关新闻